目前蘆葦苗仍以天然生長為主。首先是如何管理利用的問題,而管理Z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給,在有河、湖水補給充足的地區,每年Z少要有1~2次灌溉,尤以春季重要,若有條件進行冬灌更好。對退化的蘆葦草地,除力求防止載畜量過大外,可以采取翻耕、重耙等松土措施,再進行灌水,使蘆葦復壯更新。翻耕后,一般頭一年減產,第二年平產,由第三年起大幅度地增產。對蘆葦草地積水深,而且水不流動時,應采取開溝排水。
以根狀莖繁殖的方法有:栽根狀莖:即選取有芽的根狀莖,截成30cm長,斜埋或直栽入開好的溝里,淘深20cm;栽葦棵:即帶根狀莖的青葦,每穴5~6株,栽入泥土中15cm左右;栽葦墩。即將20cm2蘆葦根狀莖連舊地上莖挖起,栽入新建地內,株行距1~2m,此法成活率高達80~100%,但運輸不便,只適于近距離應用。蘆葦用種子的有性繁殖,目前雖已成功,但僅限于實驗性地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