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有性繁殖
有性繁殖主要是利用蘆葦苗在適當的季節進行育苗和移栽。苗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,灌排方便,交通便利,土壤含鹽量低,無雜草,無細菌,深翻,整地鋪床,床與床間建布道,便于灌溉和管理,施用有機肥15t/hm2,土耙充分混合。5月中上旬,當氣溫達到10℃以上時,播種量為75kg/hm2。
播種前,苗田要澆水浸泡,然后晾干兩天。土壤濕潤后,應均勻播種,并將種子拍打入土中。蘆葦出苗后,應加強灌溉管理,灌水深度不宜淹沒蘆葦苗。苗木高度達到5cm時,應間作,間距2cm。隨著苗木的生長,要進行育苗除草,加強灌溉施肥。苗木高度達到20cm時,苗木間距宜為6cm。
在當地條件好的情況下,7月至8月分蘗后,或次年春季氣溫達到5℃以上時,可將蘆葦移栽田間。移栽時,對移栽地進行澆灌,保持土壤濕潤,秧田按1m×1m的行距栽種蘆葦苗(發芽前),每穴3~5株。苗木高達30cm時,加強灌溉,保持水層5cm,水層隨生長而加深,深度不超過50cm,當年高達1.5-2.0 M。
二、無性繁殖
4月下旬至5月上旬,將蘆葦根莖從田間挖出,截成30厘米一段,運到田間種植。每平方米種植一根根莖,但可隨產量目標密植。苗木高度達到30cm以上時,可進行淺水灌溉,并根據蘆葦的需水量規律和生長速度,逐步加深水層,深層在50cm以上不超過30cm。如果條件允許,可以進行施肥。以氮肥為主,施肥量控制在150-300kg/hm2。
近年來,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,蘆葦育種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。在蘆葦生長季節采用綠葦移栽的方法,取得了成功。也就是說,在蘆葦生長季節挖30cm×30cm×30cm的土塊,單位面積的樹木數量控制在10~30株之間。然后在陰涼條件下運至種植地,用水種植,成活率100%。
利用蘆葦莖扦插在生長季節獲得較高的成活率,但在扦插時,要考慮好科學技術,不僅要考慮灌溉條件、土壤鹽分條件,還要考慮不同生長季節和節點對發芽的影響,從而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