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葦苗生長在灌溉溝渠旁、河堤沼澤地等低濕地或淺水中。淺水之中潮濕地,婀娜蘆葦一叢叢;迎風搖曳多姿態,質樸無華野趣濃。喜溫暖、濕潤和陽光充足的濕潤環境。適應性強,耐寒、耐旱,以肥沃濕潤的壤土為宜。
由于蘆葦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,具有很強的韌性,蘆葦可以作為編織材料使用,制成的制品很耐用,但是在蘆葦不能的水太深的水中種植,因此現在往往在河灘邊緣種植,但是隨著近些年開發的推進,越來越多的河灘被開發,造成蘆葦原料的減少,也有人實驗在水田中種植蘆葦。
由于是死水種植,造成蘆葦成活率低,生長緩慢,需要很多的肥料,造成種植成本提升。3-5月移栽蘆葦幼苗,移栽前,將水塘中水放出,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為7-10cm,蘆葦幼苗的高度為20-30cm,種植時幼苗的行間距為10-15cm,列間距為20-30cm,將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-3cm,保持蘆葦葉露出水面。
種植蘆葦后向水中均勻撒入豆餅5-8kg、菜餅15-22kg,作為泥鰍的補充餌料供泥鰍食用,而且泥鰍食用后的殘渣可以作為蘆葦生長的肥料使用。每年6-7 月份,由于溫度較高,向水塘中注水,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達到15-30cm,防止由于水溫較高造成蘆葦燒苗死亡,距水源較近的情況下可以定時換水,防止水溫較高。
在9 月以后,由于溫度逐漸降低,可以將水塘水位下降至10-15cm 深。在蘆葦種植時,每2-5 株為一組進行種植,提高采收率,也可以增大種植的密度。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較大的葉片,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。
移栽前先使用0.2-1% 的生根素浸泡5min,促進蘆葦生根成活。泥鰍苗選擇長度為3-5cm 長的幼苗,這種大小的泥鰍具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,而且生長速度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