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浮島是一種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,利用生態工學原理,降解水中的COD、氨氮、磷的含量的人工生態浮島。原理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,使水體透明度大幅度提高,同時水質指標也得到有效的改善,特別是對藻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。
污染控制的原則是利用生物的自然生態習性,吸收、消化、降解受損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。它具有投資少、見效快、節能、運行性能穩定、日常維護簡單等優點。生態浮島是生物體和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載體。在富營養化水體中,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、攝食、吸附和分解的共同作用下,水體污染得以修復,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平衡環境。
人工浮島本身具有適當的屏蔽、渦流、喂食等作用,構成了魚類生存的良好條件,也能凈化水質。城市園林建設正朝著高層次、高品位的方向發展。由于水上綠化景觀效果生動新穎,越來越多的人對其產生了興趣。目前水景園林建設和水生花卉應用已形成新的產業熱點。
生態浮床能有效地為水中微生物提供繁殖場所,提供養殖用水活動,提高魚塘產量和質量。浮島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層向上浮起作用,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斷,漂浮在水面的一種自然現象,在這個人工浮體上栽培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。
放在水里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:水質凈化;創造生物(鳥類、魚類)的生息空間;改善景觀;消波效果對岸邊構成保護作用。從大的方面分,人工浮島可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水和植物接觸的為濕式,不接觸的為干式。
由于裝入土壤會增加重量且促進水質惡化,目前使用的比較少,只有20%左右。濕式浮島上面通常栽植水生植物花卉,如荷花、蘆葦、香蒲、茭白、水蔥、美人蕉、千屈菜等等,能改善很好的生態環境